给自己的服装店起个好听容易记的名字,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却能带来无限的客流量。以下大家需要切忌的几点。- ^) w k9 `# k
& r& U \3 E; o# _ I
忌用多音字
* n" A/ e/ {' c7 x! V% O! L! H* A$ @, I; Q" M
起名使用多音字,就像使用冷僻字一样会给人们的呼叫带来很大的不便,寓意本身就不够明朗。以多音字起名,名字有两个或更多的发音时就更容易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例如:乐海餐馆,其中的“乐”有两读,一读LE,一读YUE,使人不知读什么音更好。如下面这些字都有两读:行(XING,HANG)、省(SHENG,XING)、重(CHONG,ZHONG)、茜(QIAN,XI)朝(CHAO,ZHAO)等。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起名绝对不能用多音字。但至少要保证别人能够确定其读音,不至于读错。3 U8 |- O, w5 l/ y# ]
/ {' W+ P' {6 c7 m8 v 忌用意不良% I& E' q1 E6 `
C. L$ \" B+ E; G2 h. p( k
比方说,您正好从事化妆品的制造与贩卖,于是异想天开.欲登录“海洛英”做商标而让消费者指名购买。那么您可能乘兴而入商标局却又败兴而出!因为“海洛英”一词系与毒品不但同音又同义,显然已经违反所谓善良风俗习惯之原则。再说,宣传手段未免毒了些!既害人又害己!也许您会答辩:国外名牌香水的品牌更“毒”,像“鸦片”(OPIUM)、像“毒药”(POISON)??为什么她们会通过商标登录?为什么红粉佳人都跃跃欲试?这只能说是东西方国度不同、风俗不同、政风不同吧。比如国外就允许裸泳、裸体日光浴,而在国内的话,有关单位会立即判定您‘“妨害风化”或“违反善良习俗”的意思是一样的。
# @, S \# T2 ^* N9 P# K/ v u) z$ n
忌用偏字
+ r4 d5 B, u1 _, u: Y" _8 S
! ^8 C3 {5 N8 I( l* S 商标名称是供消费者呼叫的,本应考虑到用字的大众化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商标在起名用字上也存在者一些十分严重的问题。某大豆蛋白粉厂则为自己的大豆蛋白粉、速溶豆乳品等类产品商标起名为“罡凤”。这样的商标不要说一般的农民、市民不认识,恐怕连大学里的老师也未必人人认识。我们很难设想这样的商标能够成为名牌商标,也很难设想这种商标的商品能够在市场上畅销。" |, d1 }; V q7 f: _5 i! Z; d
. U( [5 \: X4 {+ `6 `# A
有些人之所以使用冷僻字起名,是以为能否取出好名字从建恢于能否选到个好字眼。所以,一提到起名,首先想列的便是去翻《康熙字典》。殊不知,实际情况则恰好相反。' o9 K* P2 b! I$ G
( |, o) k! p6 U$ W 好的名字正像好的文章一样,是在平淡中见神奇,而不是靠以冷僻字、多笔画字和异体字。“四通”、“方正”、“金利农”、“康师傅”这些悦耳动听的名字,哪一个不是常用字。( \+ _2 I/ X4 H
! V& m0 k8 X" A) ~, |; R& z 忌语意隐晦' \: e$ A Y3 x6 _0 @; E& q8 t' D
( V N" }* `$ Q# g+ i 寓意隐晦就是语音过于深奥,别人看不懂。就像选用冷僻字一样,意思虽好,没有人懂,寓意再好也没有意义。
+ X) N1 C2 R8 |* h& r4 p+ r% B1 i- m1 K( o
企业、商标名称具有标明企业性质、暗示产品功能等作用,要求有较强的可读性。如据《光明日报》载:浙江省兰溪市有家起名馆,他们先给自己起了寓意颇深的名字“叱石成羊”起名馆。可是牌子挂出后,别人都不懂,店主连忙在店名招牌旁又补上了“兰溪市企业文化服务社”的牌子以作补充。何谓“叱石成羊”呢?据古书《神仙传》记载:古时传说黄初平牧羊遇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寻之,但见有白石块。初平叱之,石皆成羊。一个面对公众服务的小店,其名字居然蕴含这么玄妙的典故,难怪人们都看不懂。同是起名馆,“酿名庐”和’正名斋”就通俗而令人回味,店名本身就是一则极好的广告。 |